当前位置:

《中国残疾人》残疾人辅具适配的经验与问题

天心区残联  张琼

前言:辅具是指为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以及全社会人士提供的具有补偿、替代功能的康复类产品。国际标准化组织已将其专门设为一个门属,涉及到康复矫治、功能代偿、生活自理、社会交流、文体娱乐等方方面面。共计11个主类、135个次类、741个支类,每个支类根据功能归属又会有几十到几百种具体产品。总的产品类型将是涉及数万种的庞大群体,其适用服务对象涵盖面广,社会需求量大。辅助器具服务的三大目标可以概括为生活自理、回归社会、职业重建。

辅助器具的适配是残疾人补偿和改善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增强社会参与能力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从2011年开始,天心区残联率先在全市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试点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笔者作为第一批全国辅助器具适配工程师,参与了天心区辅助器具适配工作的全过程,在调查走访和辅具适配中,有一些想法与大家分享。

 

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对辅助器具需求者而言,选配辅助器具绝不是技术越高越好,功能越全越好,价格越贵越好,重要的是适合自身需求,有益于残余功能的利用和状况的改善。因此,辅助器具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的,使用不合适的辅助器具,不仅是经济上的浪费,严重的还会造成对身体的二次伤害。因此辅助器具评估就显得非常重要。

辅助器具适配评估是保证辅助器具服务质量的基础性服务,是辅助器具服务中的技术性服务。辅助器具适配评估的内容广泛,涉及人体结构功能障碍,辅助器具种类结构性能,辅助器具使用环境,辅助器具使用效果,内容包括一定的医学基础、工学基础和建筑学基础以及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基础内容,是跨学科的团队合作性的服务。辅助器具使用中更强调使用者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评估是辅助器具适配中的重要内容,目的是为辅助器具使用者减少障碍、提供方便、确保安全、提高生活质量。

从天心区近几年的辅助器具适配工作调查显示,各类残疾人对辅具的需求均占较大比重,但不同残疾人的需求不同,因此我们在进行辅具适配评估中要考虑到残疾人各种个体差异。根据残疾人的不同需求,我们形成了“观察、询问、了解、评估、处方、适配、训练、评价、跟踪”一套完善的辅助器具服务流程。

 

辅具适配“三结合”

在残疾人辅具适配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即残疾人辅具适配工作需要做好“三个结合”。

辅具适配要与残疾人康复指导相结合。辅具适配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仅仅靠发放辅具是达不到理想效果,大多数残疾人在配了辅具后,还需要适时、专业的康复训练才能真正发挥辅具的康复作用。因此辅具服务是残疾人康复的起点,需要与康复训练、康复指导相结合,才能发挥辅具的作用。在工作中,我们有这样的例子。新开铺新天社区的残疾人肖红艳,中风偏瘫两年之久,区残联实施辅助器具适配工作,邀请到了中残联康复研究中心教授上门为其进行辅具适配评估,制定科学的配合训练方案,根据方案为其购置了腕关节屈伸训练器、滑轮吊环训练器,偏瘫训练器、复式墙拉力器,结合这些器具,在社区康复指导员的指导下,肖红艳的康复效果很不错。现在她能够摆脱长期依靠轮椅和丈夫帮助的困扰。这样的例子在辅具适配进家庭工作中,很多,都是坚持在康复训练的同时,发挥了辅助器具的最大效应。

辅具适配要与家庭无障碍改造相结合。辅助器具适配与家庭无障碍改造是一脉相承的,两者侧重点不一样,辅助器具适配关键在“配”,适合残疾人自己的辅助器具,家庭无障碍改造关键在“改”。家庭无障碍改造有利于残疾人康复,并为其康复创造条件。辅助器具适配推动了家庭无障碍改造,并为家庭无障碍改造奠定了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取得一些经验,如裕南街宝塔山社区的二级肢体残疾人伍良义,今年50岁,上下楼梯和如厕、洗澡极为不便。年初,区残联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在辅具适配上,为其适配了拐杖、轮椅、防褥疮坐垫。在家庭无障碍改造上,为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洗手间安装扶手、厕椅、浴室安装沐浴凳,厨房改造为地位灶台,一至二楼楼梯间安装了扶手,一楼出入口修建无障碍坡道,为他走出家门、居家康复、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天心区有30多位与伍良义相似的残疾人,都纳入了家庭无障碍改造,实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夙愿。

辅助器具适配要与残疾人个性化服务结合。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功能缺失、潜在的能力、生活环境等都存在个体差异,因此他们对辅助器具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如儿童类辅具,就要以认知学习辅具、训练重建身体功能的辅助器具、预防和矫正畸形的辅助器具为主;成年人辅助器具就要以生活自助器具、家庭康复训练、利用残余功能学习、就业技能、提高生存质量的辅助器具为主;老年残疾人辅助器具(含重度残疾人)就要以保护性辅助器具、帮助看护性辅助器具为主。如青园街道残疾人张树忠,今年67岁,中风偏瘫长达7年,长期卧床。项目实施中不仅为老人制定了辅助器具配置方案,还进行了翻身、转移等康复训练的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回访时老人已经能够坐在床边了。为使老人能够进一步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区残联和中残联专家根据他的身体情况适配了系列的具,包括用于锻炼行走的四脚手杖,用于生活自理的床边餐桌和生活自助器具,以及卫生间所用的相应辅具,满足了老人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为老人进一步康复与生活自理创造了条件。

 

辅具适配存在的问题

在天心区辅具适配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是辅具适配人员不专业。辅具适配是一项专业很强的工作,需要一定得康复基础知识。在适配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基层工作人员对残疾人康复知识知之甚少。这就需要懂专业、熟知残疾人的需要的专业人员进行上门调查、评估,才能适配出适合残疾人的辅具。

二是适配辅具发放不及时。辅助器具适配每年是在三四月份进行入户评估,经过上门调查、统计确认、政府采购、厂家发货、残联发放等流程后,基本上是七八月份才能发放到残疾人手里,前后耽误时间长,对于有些残疾人来说,可能是错过了借助辅具康复的最佳时间,影响了康复效果。

三是辅具适配宣传不到位。在走访入户过程中,街道、社区工作者对残疾人辅具适配工作宣传不到位,当我们给残疾人评估后建议选用辅助器具时,残疾人或者家属担心这些辅具价格高、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承担,放弃适配。也有的残疾人认为自身残疾是政府造成的,自己需要价格昂贵的辅具,理应由政府负责,给我们上门调查带来了被动。

四是科技类辅具适配较少。按照市残联辅助器具适配目录,残疾人辅助具大都是常见的个人技能训练类辅助器具、假肢和矫形器、个人护理和防护类辅助器具、个人移动类辅助器具、家务服务类辅助器具、家庭和其他场所使用的家具类等辅助器具,而在聋人、盲人、听障儿童学习、交流辅助器具、科技类的电子导盲器等辅助器具很少,还不能满足这类残疾人的需求。

 

的几点建议

要建立辅具适配专业队伍。建议由市残联牵头,组建专业的适配队伍,采取“医工结合”的模式,聘请专业的康复医生,加上各区残联的康复工作者,深入各区县进行适配评估。同时发挥辅具流动服务车的作用,每年三四月份深入残疾人家庭开展入户调查,专业评估。

辅具适配要紧跟科技时代的步伐。现在长沙市残联发放的残疾人辅助器具目录已经不适应残疾人的需求,一些更新换代的辅具已经进入社会市场,如肢体残疾人使用的电动车、物理治疗的远红紫外线治疗仪、听力残疾人安装耳蜗、助听器、语音交流手机,盲人使用听书记、助视器、盲人电脑软件等是现代社会残疾人使用的新式辅具,建议在今后的辅助器器具适配中加大这类设备的采购。

要加大辅具适配的宣传力度。宣传在辅具适配工作中残疾人的典型事例,通过典型宣传,带动更多的残疾人科学使用辅具;采取举办辅具征文、辅具知识竞赛活动,借助网站、电视台、报刊等媒体宣传辅具给残疾人生活、康复、出行的便利;宣传残疾人辅具适配工作者的典型,激励更多的工作者投入残疾人的康复事业。

四是辅具适配要以“适合残疾人”为最好。从以往适配评估中,我们认为在功能补偿上,力求最简单实用的辅具进行解决,从科技含量上,也力求相对简单为宜,从科技含量上,也力求简单为宜。在残疾人组合适配中,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有的自我认为需要电动代步车,有的自我认为需要这样那样。对有这种想法的残疾人,除了专家从专业的角度解释外,建议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适当提前介入解释,根据残疾人的功能情况,开处合情合理的适配处方,提倡功能虽然缺失,力求通过锻炼,实现功能的恢复、维持或加强,避免使用辅具后功能逐步退化。

来源:残联,

作者:张琼

编辑:徐拓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党建
  • 民生
  • 政务
  • 文化
  • 教育
  • 天心头条
  • 天心要闻
  • 工作动态
  • 热点专题
  • 区情简介
  • 天心视角
  • 媒体报道
  • 影像天心
  • 理论探讨
  • 天心手机报
  • 领导之窗
  • 天心文艺作品展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天心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