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把省府新区打造成双创高地需重视三个角色

把省府新区打造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高地,既有区位优势,也有人才优势。但如何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吸纳作用,区街两级应正确充当好“三个角色”。

一、面对高低不齐的建筑品质,如何当好“调音师”

一个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就像一台“交响乐”。省府新区的商业楼盘基本是社会融资项目,规划和建设基本成型,建设速度和楼宇品质参差不齐,如何利用现有“舞台”集中有限资源,最大限度提升品质,把“音质音量”调到最佳。一要提前介入。把政府的宏观定位和决策思路,主动与规划部门沟通交底,使楼盘的设计方案符合发展的主题,避免形成“事实婚姻”再去“叹息”。二要引导督促企业,围绕区域发展主题,适时调整规划。如调整商住比例,增加住改商,修改设计风格。三要设置服务前提和奖励条件。对高品质、地标性的项目,可以全程、全方位提供服务,加大奖励和优惠措施。

二、面对项目启动难、招商难,如何当好“催生婆”

省府周边的商业项目,基本上是企业运作、市场行为。有的拆迁腾地若干年,久拖未建,早就提供了“窝”但就是不下“蛋”,乡下一句俗语叫“生崽的不急抱腰的急”。怎么办?我建议:一是全面改善“下蛋”的环境。企业往往因资金链或主观决策等出现问题导致项目不启动,而把责任推给政府,怪这怪那,讲客观原因,因此,我们该协调的协调,该过问的过问,以优良的服务来“催生”项目。二是科学实行考核。适当调整考核指数,一个项目投入多少何时投入,企业是主体,为避免考核部门或街道的尴尬,应侧重考核拆迁腾地是否及时,施工环境是否具备,社会服务是否到位。三是动用职能部门为其打“催生针”。通过行业规范来制约那些久拖未建的项目,地该收的收,款该罚的罚。四是做好定向招商。该区域可以用作招商的楼盘不少,政府要主动介入,根据产业定位引进高端项目,使之既有形象也有内容,让空置的楼盘变成生蛋的“金窝”“银窝”。

三、面对零星分散的地块,如何当好“缝补匠”

省府新区拆迁安置快近尾声,项目规划基本到位,但快速发展的背后依然有不少遗留的“尾巴”亟待“缝合”。一是对地域相连而权属不同,且即将启动建设的地块,政府主动介入,可以打捆招商,“缝合”资源,引进规模企业整体开发。如原计划建设马王堆疗养院的地块,面积近四百亩,而分属7个不同的企业,当规划变更后,这些企业将各行其事,其项目类型和品质可能五花八门,容易出现省府周边项目布局的败笔。二是对零星散落在项目边缘的地块,可以因地制宜,修补成精致美观的城市亮点。这些地方往往都管都不管,有的存在权属纠纷,谁都不敢用,谁也不能用,任其长草栽菜堆垃圾,新城区一些街道不同程度存在类似的现象,盼望权威部门能发挥调停人的作用或政府买单统一规划。三是城市拆迁中遗留的少量“尾巴”,如道路、公园、桥梁互通等公共预留地里的住户,量小而分散,房屋违建、种草喂牲畜等现象很难控制,规划长期控制但久未实施,与周边高档楼盘、通衢大道相邻,很不协调,也是城管的难点。可否向市政府呼吁灵活施策,打捆预征,资金来源可由政府投一点、集体贴一点、社会筹一点等多途径解决。

来源:桂花坪街道,

作者:张少林

编辑:徐拓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党建
  • 民生
  • 政务
  • 文化
  • 教育
  • 天心头条
  • 天心要闻
  • 工作动态
  • 热点专题
  • 区情简介
  • 天心视角
  • 媒体报道
  • 影像天心
  • 理论探讨
  • 天心手机报
  • 领导之窗
  • 天心文艺作品展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天心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