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天心区赤岭路街道芙蓉南路社区是由4个改制企业和5个物业小区组成的新型城市社区。社区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现有直管党员112人,非公党组织党员28名;进社区报到的在职党员456名。
近年来,社区党总支针对社区改制企业下岗失业党员多、企业退管党员多、城郊结合部中高低档楼盘多、非公党组织多的特点,在“互联网+”时代,着力打造“党员E刻服务圈”社区党建品牌。同时,网上网下相结合,在网下向党员、居民导入“邻里守望”志愿服务理念,开展党员群众自助服务活动,实现了服务为民线上线下无缝对接。
“党员E刻服务圈”成为社情民意“直通车”
“党员E刻服务圈”是一个通过借助信息化手段,整合社区各类资源,搭建起集网上公共服务、社区电子商务、社区互助服务、党员网上管理等为一体的网络服务系统。为实现便捷实时收集、回复与解决党员群众诉求,“党员E刻服务圈”专门设立了党员群众投诉、建言、咨询等服务模块。通过QQ、在线应答等系统,党员群众可随时与社区工作人员零距离沟通获得各类服务。
在水竹街道提质改造过程中,有个别店主认为,改造后可能造成人气减弱,影响生意。一位家住芙蓉南路社区,担任长沙市城管局副局长的在职党员获悉这一情况后,立即和社区沟通并协助社区党组织,一边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细致的思想工作,耐心向店主们解释提质改造的好处,同时协助社区,在钱隆樽品商业后街申请了一个临时摊贩限时经营场所,为摊主们解了燃眉之急。目前,社区已收到党员群众的建议和意见2598件,办结2565件,15000余名党员群众参与互动,社区网站点击率近8万次。小区党员群众足不出户便可将自己的困难、意见和建议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得到解决。
“党员E刻服务圈”成为便民服务“新平台”
年初,社区体弱多病的困难党员王莲需要轮椅一台,向“党员E刻服务圈”求助后,热心的社区居民李迎军立即无偿捐献了一台轮椅。
社区居民王思思母女均患精神病,没有其他亲属,生活艰辛。“党员E刻服务圈”发布信息后,今年4月,党员张凤英主动结对子,对母女俩进行帮扶,经常上门陪母女俩聊天,并买一些日用品给母女;民政学院史铁尔教授看到有关帖子后,联系学校的师生为她们开展专业服务。目前,王思思母女状况良好。这样的事例,在芙蓉南路社区不胜枚举。
为了宣传和指导社区党员群众使用网站,社区印发了《社区信息化使用手册》。对照手册,打开网站,涵盖社区内汽车服务、文化娱乐、医疗卫生、老年服务、配送服务等10多个种类100余家的“商家百科全书”就呈现在眼前。
家住水泵厂宿舍下岗职工唐斌,通过社区网站发布自己求职诉求,随即辖区单位便查看其个人信息,帮其找到合适岗位。只需轻点鼠标,一个视频或一条QQ消息,便能在15分钟内轻松享受服务,查询各项民生新政策、新资讯,还能享有本社区居民的独有优惠。针对社区下岗人员较多的情况,社区专门设置了就业发布平台。自“党员E刻服务圈”推广以来,已有20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和创业梦想,1500余户家庭体验了电子商务功能,600余户居民在网上便民咨询中受益,180余家辖区内企业为居民提供了各类服务,真正实现“一刻钟生活便利圈”服务功能。
“党员E刻服务圈”成为居民自治“互助社”
“党员E刻服务圈”专门开通了网上互助公社,通过社区信息平台接受居民困难申请进行帮扶。水泵厂高三学生李林家庭从“党员E刻服务圈”了解到到有关救助基金的信息,随后得到了基金会每年3000元的支持,基本解决了她读书的问题。
通过在“党员E刻服务圈”中的“互助社”栏目,社区企业和居民不仅将爱心物品在网站无偿捐献,需求信息会随时在网上发布,还可将志愿服务信息发布在此,形成了有活动号召,有居民响应的局面,通过2年多的探索,形成一套爱心互助的长效机制。
在非公党组织斯特尔泵业党支部书记肖雄的倡议下,社区成立了“合望达”慈善基金,在网上发布爱心捐赠、志愿者服务信息动态等,将爱心基金给予最需要帮助的居民,用到最迫切解决的问题上,并实时更新动态,接受全体党员群众的监督。在社区各方人士的爱心汇聚下,目前“合望达”基金总额已近40余万元,500余户社区党员群众通过“互助社”受益,“互助社”逐渐成为社区爱心人士的网上根据地。
在网下,社区党总支依托非公党组织福晟物业公司和家园物业公司建设了500平方米的“邻里守望志愿服务站”,站内设置了“邻里书屋”、“邻里花圃”、“邻里画室”等专业互助社。在非公党组织党员志愿者在时间和空间有限的情况下,社区党总支结合社区改制企业党员多、退休党员时间自主等特点,充分调动85名改制企业党员和退休党员的积极性,发挥余热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化工车队的7名党员主动提出负责参与组织“邻里书屋”志愿服务活动;省建材的11名党员自治服务“邻里花圃”互助社等。到目前,党员志愿者们开展了“邻里守望E家亲”、“邻里守望平安行”、“邻里守望学雷锋”等系列主题活动,这个“互助社”已吸引3000余人次参与志愿服务。
“党员E刻服务圈”成为党员管理“空间站”
轻点鼠标,可以随时了解党的政策文件精神、社区党建工作动态,还可以实现网上组织关系接转、在线实时统计、流动党员管理、网上组织生活等功能。
为解决改制企业党员和退休老党员、年轻党员和流动党员教育学习难、活动开展难等实际问题, “党员E刻服务圈”根据党员们实际需求,按类型、分支部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党员设置了十几类专项服务功能。同时根据越来越多的非公党组织党员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管理问题,不能面对面地参与社区党组织活动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两新组织QQ群”,吸引了社区和街道范围内的30多家两新党组织加入学习和交流。20余种国内党内刊物已链接到“党员E刻服务圈”, 30余部视频也在“党员E刻服务圈”中呈现,党员们通过这个“空间站”实现自治管理。
“我们是社区在职党员,也是社区一分子,有责任协助社区服务好居民群众”,长沙市实施“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奉献双岗位”举措以来,借助“党员E刻服务圈”,448名在职党员在八小时以外投身社区服务,用实际行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共为群众办实事200余起,获得居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来源:赤岭路街道,
作者:赤岭路街道
编辑:徐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