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南托街道城乡结合部环境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长沙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发展,长沙市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上的投入不断加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主城区市容环境卫生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以芙蓉区的东岸、雨花区的黎托跳马、天心区的大托及暮云片区等城乡结合部为主要代表地区,其糟糕的环境卫生状况与长沙市文明城市的头衔显得格格不入。城乡结合部突出的市容环境问题,成为城市市容环境管理工作的软肋,也是长沙市要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高文明城市指数必须攻克的难题。

一、城乡结合部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脏乱差”是城乡结合部最大的问题。脏,马路尘土飞扬,生活垃圾堆积,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乱,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摆乱卖、乱倾乱倒;差,市政设施基础差,公共设施不配套,建筑墙体破损,交通拥挤。

第二,土地利用松散随意。由于城乡结合部的用地类型多样,有用于城市发展的建设用地,又有用于农业生产的菜地、粮田和果园等农用地。城市建设用地选址往往随意,整体布局常出现插建、散建的现象,而且建设用地与农业生产用地混杂在一起,出现城中有郊、郊中有城的景观,造成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复杂混乱。

二、城乡结合部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规划滞后。城市的发展带来城乡结合部的产生和不断扩大。城市规划和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效实施使现代城市得到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土地可使用面积越来越少,成本日益升高,处于城市周边的农村拥有大量的土地,土地价格也往往低于城区,从而吸引了众多的企业、商家到城市周边转移,由此城乡结合部迅速生成,并不断扩大。而对于这种产业向城乡结合部的转移,我们的规划是严重滞后的,任由其自行发展,导致了今天这种产业低级、布局混乱、配套滞后的被动局面。这是造成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脏乱差的根本原因。

(二)基础设施滞后。城乡结合部位于城市外围,其基础设施落后且不健全,与城市社区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主要是因为城乡结合部一般处于辖区交界处,城市建设基础薄弱,需要的投资大,见效慢。市、区、街道各级政府都缺乏管理和投入的积极性。加之大量外来人口涌入所带来的巨大压力,造成了道路、绿化、水、电、燃气、供热、管线、环卫设施严重不足,公共交通短缺,居民生活不便。 

 (三)管理体制不顺。主城区城市管理体制清晰、职责明确,市政、园林、环卫等都有专业部门进行管理,而城乡结合部处在城区和农村的交接地带。城乡结合部区域内既有街道、社区,也有乡镇、行政村,有的地段还相互交错。由于管理体制不顺,造成各自为政,形成了管理盲区。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内的农村地区,环境卫生状况更加堪忧。

三、城乡结合部市容环境问题的主要对策 

要解决现在长沙市城乡结合部广泛存在的问题,实现城乡结合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长株潭融城步伐,应探索一条产业优化升级、民生持续改善、、资源有效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 
(一)依靠科学合理的规划引导城乡结合部的发展。充分发挥政府资源调配、协调组织的优势,充分调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制定符合实际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内部生活功能、产业发展布局、基础设施配套等,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保持政策执行的连续性、稳定性。 
(二)坚持以人为本、产业先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须有产业支撑,不能简单造城,要将城镇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城镇化推进的速度,要与工业化的进程相适应,与其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匹配。推进城镇化,要为农民创造融入城市生活的基本条件,做到“三个确保”:要确保失地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要确保被拆迁的农民住房条件改善、要确保解决好养老等相关社会保障问题

(三)不断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功能。协调城乡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的节奏,优化美化区域内城乡发展小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化,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宜居的生活环境。 

(四)理顺管理体制。由城市管理行政职能部门在城乡结合部区域统一行使城市管理职能,从而改变这类区域内管辖范围交叉,经费渠道不明,管理标准不一的现状。要避免审批与管理主体不一的情况。城管执法部门要及时处理城乡结合部区域内出现的各类违章行为,及时解决市民投诉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同时加强巡查力度,划清责任范围,明确管理职责,尽量消除管理的“盲点”和“死角”。

来源:南托街道,

作者:南托街道

编辑:徐拓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党建
  • 民生
  • 政务
  • 文化
  • 教育
  • 天心头条
  • 天心要闻
  • 工作动态
  • 热点专题
  • 区情简介
  • 天心视角
  • 媒体报道
  • 影像天心
  • 理论探讨
  • 天心手机报
  • 领导之窗
  • 天心文艺作品展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天心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