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于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在讲话中提出依法治国。街道处在城市基层和工作一线,如何落实好依法治国的新要求,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当前广大基层干部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正视当前基层问题,切实增强法治观念。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工作方法的多样性。当前基层干部中还存在着复杂问题“摆平就是水平”的思维模式,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执法不规范、不文明的现象时有发生,妨害了群众的利益,影响了事业的发展。按照依法治国的新要求,基层干部必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筑牢崇尚法治、遵守法律、依法行政的法治思维,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为此,要形成三个“自觉”,一是要自觉尊法;二是要自觉学法;三是自觉用法。最终自觉做到在法律框架下想问题、作决策,形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思维,真正运用法治方式推动复杂的基层工作,在推动征拆工作、化解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医患纠纷和突发事件等复杂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依法办事的能力,通过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执法,充分彰显法治的强大力量。 

二、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依法推进基层民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基层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如何实现?依法推进基层民主是一条重要途径。一是要认真推行公示公开。要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和“一推行四公开”活动的深入推进,通过创新手段,建设“智慧社区”、手机终端、微信平台等新载体,在街道、社区大力推行党务、居务、财务、服务公开,进一步扩大群众的知情权,让基层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群众权益在阳光下保障。二是要扎实推动居民自治。社区居民自治是城市居民群众依法直接管理社会基层公共事务的一种民主形式。应该在居民自治的方式方法上加强指导,依法推进。比如在社区换届选举中,应更加充分地进行宣传发动,真正让广大居民群众自觉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依法行使好自己的参与权和表决权。三是探索推行民主协商。也就是说,要让社区的各项重大事务通过协商找到解决问题、形成共识的最大公约数。

三、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依法加强公共服务。依法推进社会治理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更安全、更稳定公共产品的过程,需要不断强化基层公共服务的能力。一是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运用信息化、网格化的手段,将街道、派出所、城管、社区、物业、辖区单位力量有效整合,形成各司其职、相互联动、共驻共建共享和谐的工作格局。二是健全法律服务体系。加大法律援助服务力度,充分整合司法部门力量、统筹区域法律服务资源,大力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加强社区矫正、人民调解、争议仲裁、司法救助等工作,通过开展法律援助、聘请法律顾问、举办法律讲座等方式,保障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三是建立依法化解矛盾纠纷机制。

来源:青园街道,

作者:青园街道

编辑:徐拓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党建
  • 民生
  • 政务
  • 文化
  • 教育
  • 天心头条
  • 天心要闻
  • 工作动态
  • 热点专题
  • 区情简介
  • 天心视角
  • 媒体报道
  • 影像天心
  • 理论探讨
  • 天心手机报
  • 领导之窗
  • 天心文艺作品展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天心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