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融合创新 努力培育特色志愿服务团队

目前,社区志愿者队伍存在“四多、四少”现象,即退休人员较多,在职人员相对少;年龄大的较多,年龄轻的相对少;女性较多,男性相对少;提供一般服务的较多,技能服务的相对少,这些参与的结构性问题的存在,显然不利于志愿者活动领域拓展和服务水平提高。从一些案例来看,志愿者人员的构成应当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求相适应,社会有哪些实际需求,志愿服务的领域就应该向哪些方面拓展。因些,我们应融合创新,努力培育特色志愿服务团队,进一步拓宽志愿者服务的社会领域。

一是培育“红色先锋”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该志愿队以在职党员为志愿者主体,重点服务空巢老人。由社区辖区在职党员、直管党员构成。志愿服务队的成员根据社区提供的空巢老人信息进行逐一走访并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详细登记空巢老人的身体情况、生活情况、紧急联络人等信息。并上门为空巢老人指导急救知识,进行心理抚慰,提供健康保健知识等志愿服务,照料空巢老人的生活,保障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志愿者还与空巢老人开展“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帮扶服务,使更多空巢老人得到更贴心、更适合的关怀服务。

二是培育“平安卫士”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该志愿队由社区辖区物业公司保安组成。他们主要负责维护巡逻区域内的正常治安秩序,检查巡逻区域内有否有安全隐患,以及对犬类扰民等社区不文明现象进行劝解,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处理力度,把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保社区的一方文明和平安。

三是培育“红太阳”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该服务队以社区居民为志愿者主体,服务对象为残疾人家庭,重点为残疾人家庭提供生活照料、心理关怀等亲情服务。“邻里守望1+亲”志愿者服务活动将自发性邻里助残与组织性集中助残有效结合,实现助残“零距离”、服务“全覆盖”的助残新局面,不断扩大助残志愿服务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四是培育“夕阳红”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该志愿服务队由社区内的“五老”为志愿者主体,重点服务农民工。社区组织志愿者开展面向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培训、法律咨询与维权服务、心理咨询讲座等,主动关心农民工发展,促进他们素质与能力的不断提升。另外,借助社区平台和载体,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课业辅导、心理辅导及亲情陪护等志愿服务,促进他们能更好、更快的融入本地生活。

五是培育“小红帽”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该志愿服务队由社区的未成年人组成,重点服务留守儿童。每逢节假日以及寒暑假,以10-15人一组的小分队形式在队长的带领下与辖区留守儿童结对,开展“童心中国梦快乐迎新年”、“五彩折纸”、“心手相牵、共同成长”等系列活动,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成长的蓝天。

总之,要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鼓励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志愿服务,积极引导各类专业人士参与志愿服务,促进志愿服务主体多元化,逐步建成一支数量充足、经验丰富、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志愿者队伍。


来源:桂花坪街道,

作者:邹进

编辑:徐拓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党建
  • 民生
  • 政务
  • 文化
  • 教育
  • 天心头条
  • 天心要闻
  • 工作动态
  • 热点专题
  • 区情简介
  • 天心视角
  • 媒体报道
  • 影像天心
  • 理论探讨
  • 天心手机报
  • 领导之窗
  • 天心文艺作品展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天心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