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工程,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9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讲话中指出,教育系统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领域。
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担负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任务。而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力量,更是肩负着落实教育方针、实现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和特殊使命,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要求进一步强化教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能力意识和纪律意识,把意识形态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一是重视思想教育,强化政治意识。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我们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教师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增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认真为党和国家培养健康合格的人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始终把坚定的理想信念放在首位,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与高校教师、青年学生座谈时指出,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而正确理想信念是以我们的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的要求为基准的。他告诫广大教师,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
二是明确目标定位,强化大局意识。近年来的实践证明,政治思想工作只有紧紧围绕工作重点,服从服务于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局,才能找准工作定位,体现自身价值,才能赢得党委政府的认可,人民群众的满意。近几年,天心教育进入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从“率先建成教育强区”迈向“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跨越期。加快“两个率先”步伐,推进教育发展进程,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大责任和应有的工作追求。教师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振兴教育靠教师。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广大教师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为着眼点,识大体、顾大局、想大事、讲大度,自觉站在教育发展、学校发展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在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协调统一上想问题、处事情,共同推进天心教育事业的跨越发展。
三是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责任意识。所谓的责任意识,就是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马卡连柯说过:“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当前我们有少数教师因受不良风气影响,存在得过且过、工作懈怠、不负责任现象,这就需要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培训教育力度,强化责任履行能力,健全责任管理制度,持续提高工作水平。要让老师们懂得自己选择了当老师,就是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就要尽到正确引导学生的责任,就是要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就是要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作为教学的基本要求,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传播者,要明确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个人言论要负责,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应严于律己,以自身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质量意识。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要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一是要实施民主管理,确立教师的主体意识,让教师当家作主,发挥他们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改革中的参与作用。二是要坚持法治思维,强调依法治校,增强法律意识,加强学校法制建设,使学校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同时,要从多方面努力,使广大教师得到应有的尊重,积极性得以调动,制度得以顺利地贯彻落实,将学校的质量要求内化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才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是注重学习提升,强化能力意识。当前,经济社会形势发生着深刻变化,社会生活方式和组织形式也发生着深刻变化,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样性,以及思想观念呈现出多元多变的态势,加之一些国家政权瓦解从思想领域入手、从意识形态打开缺口的特点日益突出,加强学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任务更加艰巨复杂。面对这样复杂的状况,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业务研修学习,把增强能力意识放到重要位置。必须引导教师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必须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六是加强师德建设,强化纪律意识。在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师德建设,树立纪律意识尤为重要。我们要继续深入开展以“人民满意”为主题的学习讨论活动,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中心,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促使教师以全新的视野看待教育,从全方位的角度审视自己,执着追求,精益求精,高标准,高境界,讲奉献,真正实现教师自己的主体价值。要进一步强化教师的纪律意识,引导广大教师从本职工作出发,培养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从小事做起,树新时期的师表新形象。要守好政治底线、法律底线和道德底线。牢固树立“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思想,无论在课堂内外,都要加强自律,约束自己的言行,以崇高的师德陶冶学生,以美好的形象影响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教育学生,以深厚的文化底蕴雕塑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启迪学生,发扬无私奉献精神,致力于教育教学工作,与时俱进,开创新的业绩。
来源:教育局,
作者:谢巍
编辑:徐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