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数据时代下街道档案建设工作新思考

进入2012年,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随着云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政府、企业等机构开始意识到数据正在成为组织最重要的资产,数据分析能力正在成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大数据”可能带来的巨大价值渐渐被人们认可,它通过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以及数据的全面感知、收集、分析、共享,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看待世界的方法。街道档案管理工作作为行政管理的查考凭据、生产建设的参考依据、科学研究的可靠资料、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具有凭证作用和参考作用。基于此,街道档案人员必须重塑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清大数据时代给档案管理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从档案的收集、档案的管理、档案的利用等环节,对各类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和分类,找到数据之间的关系,灵活储存数据,将原来的“死档案”变成“活信息”,更好地为党管档、为国守史。

一、街道档案建设现状

经过认真整理,2001年至今,我街(桂花坪街道)室藏档案总数145卷,其中,存有大量的照片、荣誉证书、奖牌等。对于十年多的档案,街道主要实行纸质档案管理与电子文件档案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统一管理并打包,确保案卷质量和各门类档案的完整、规范、齐全。

在档案管理的设备上,设置专门的档案室,配备专门的档案柜和电脑,为档案的管理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在档案管理的制度上,对文书档案进行分类整理,打印归档文件目录,规范填制归档章及档案盒上各项目,卷盒印章做到整齐、美观和规范,严格规范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借阅等各项工作;在档案管理的人员上,专岗专人,确保档案管理者严格遵守《档案法》,从收发文传阅、登记,加密邮件的接收、管理,街道发文的程序、登记,大事记的记录和各类荣誉证书、奖牌、照片的收集,办公室各类文件的整理和归档,都做到规范有序。

二、大数据时代下街道档案建设存在问题

伴随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由云计算、云存储等新型的IT服务模式所直接催生的数字信息正在爆炸式增长,面对数量巨大、异构的文档信息,同时还要与时俱进的满足现代人类对于信息多样化、高效化、个性化、专深化的需求,传统的档案管理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因此,现有的档案信息化工作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街道在档案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日渐暴露。

(1)档案管理手段落后
街道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电子软件,多采用传统的手段进行档案的管理,存储的方式也一般以卷柜为主,电子文件为辅。在具体操作中,必须先由档案管理员将文件进行分类、排序、装订,然后由人工撰写档案盒的相关信息,最后手工抄写档案目录,并将目录连同档案一起封装至档案盒内。这种操作方式耗费大量劳力和时间,导致较多文件入库后被长期堆放,无法及时整理归档。同时,在档案存取过程中,由于人工操作的随意性和一些不可避免的错误,文件、档案存放的次序极易被打乱,造成存放无序,查找困难。随着文件、档案规模与种类越来越庞大,如若需要查找某一文件、档案时,必须先由管理员找到存放该类型文件的档案架,再根据文件的编目信息在档案架的每一格进行查找。一旦出现文件存取时没按规定存放在指定位置的情况时,查起来就好比海底捞针,需要将所有文件筛选一遍。由于文件数量众多,且档案材料都封装在文件夹或档案盒内,因此在盘点文件、档案时一般只清点文件夹或档案盒的数量。但在每个文件夹档案盒内存放的档案种类、数量均不相同,这种盘点方式并不能真正反映文件和档案储存的真实信息。如果要拆开每个文件夹或档案盒进行盘点,那将是一项十分庞大的工程。

(2)档案管理人员不专 
街道档案管理以非专业人员为主,对档案管理和存放的基础知识多秉承老一辈的古老档案管理方法或简单的电子文档存储方式。而在大数据时代下,档案管理将是云平台上建设云档案系统,实现云存储,将各类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整合、分析、挖掘,形成档案的智慧分析库,为政府机关决策提供服务,因此,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数据的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缺乏针对性,对于改进和提升工作的借鉴性欠佳,对实现大数据时代下的档案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阻力。

(3)档案管理空间有限 

传统的卷宗式档案储存方式占地面积过大,对档案室的空间配备要求呈现出无穷尽状态,基于办公用房有严格的标准,因此,传统的卷宗式档案储存方式并不可取。而现有的计算机存储设备,容量虽然很大,但面对呈几何级数发展的电子文件,总有穷尽的时候。而且应用软件的更新很快,许多早期形成的文件在新的软硬件环境下不能读取,即使同时期的电子文件也有应用软件不兼容的问题。而在大数据时代,档案更多以“字段”“数据库”为管理对象。在档案统计方面,从原来的以“页”“米”为统计单位改为以“GB”(千兆字节)为统计单位。快速增长的海量档案数据必须基于云计算平台上建设云档案系统,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的动态扩展。

三、大数据时代下街道档案建设新优势

大数据是指“无法用现有的软件工具提取、存储、搜索、共享、分析和处理的海量的、复杂的数据集合。”业界通常用3个V(即Volume、Variety、Velocity)来概括大数据的特征。同理,大数据时代下街道档案建设也呈现出三个新的优势。

(1)海量存储(Volume)。随着街道办公年限的增加及工作职能的完善,档案资源面临爆炸式增长,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大数据的出现,使档案的存储由TB扩大到ZB。

(2)类型繁多(Variety)。以往街道的档案多为便于存储的文本式资源,而在大数据时代下,网络日志、音频、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皆可作为档案资源加以存储,为街道日常管理、服务创新和效率提升提供新思路。

(3)处理快速(Velocity)。传统的档案管理多为手动式存储和查找,效率的低下严重制约着街道的办公速度。大数据的出现,意味着档案建设开始具备时间的敏感性和决策的分析性,能在第一时间抓住重要事件发生的信息,迅速作出反应。

四、大数据时代下街道档案建设改善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无论是档案本身,还是档案管理工作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档案的理论含义不断扩展,档案管理的技术手段不断创新,档案的业务环节、载体等都在不断丰富。据统计,我国“十一五”末馆藏档案已达到39264万卷(件),根据估算我国档案正以每5年40%速度递增,我们正走向档案大数据时代。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重新认识档案,用创新的思路去开展档案管理,用变革的理念去适应档案未来的发展。

(1)实现数据化档案存储方式    

打破原始的档案管理方式,首先要实现档案管理网络化,依靠网络,配备统一的管理设备,实现计算机在档案部门的全面覆盖。利用计算机,可以实现档案自动编目、检索,档案全文存储与检索,档案业务工作管理,计算机辅助立卷,档案自动标引,文档一体化管理等等。 
在实现计算机全覆盖的同时,要保证计算机的高容量。随着各单位档案数量的增加,档案部门一定会面临沉重的备案压力,这就需要使用大容量的档案存载系统。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能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 

(2)建立规范的档案建设机制 
大数据集中存储式的应用,增加了数据的泄露风险,对防止数据丢失、被盗取和被破坏的技术提出了一定程度的要求。因此,大数据时代下的档案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在攻克安全防护技术的同时,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健全和完善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和技术规范,细化档案工作的环节和步骤,制定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培养专业的档案建设人才 
大数据时代下的档案建设需要档案管理员采用云计算等新技术对大数据档案进行分布式存储、快速检索,在海量数据中查询到所需要的档案信息,并实现对档案信息的挖掘分析,从而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因此,街道需要培养专业性档案管理人才,充分运用新技术和新应用,在大数据时代推动档案管理工作创造更大的价值。 

总之,“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数据正成为21世纪的原油,成为国家、行业和个人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做好大数据时代下的街道档案建设,不仅能为危机的发现、预警与应对提供佐证和启发,在街道日常管理、服务创新和效率提升方面,也同样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因此,街道应把大数据时代下的档案建设作为一项战略资产,在业务架构、战略规划和人力资本方面作出部署,早布局,出战略,下投资,谋发展。

来源:桂花坪街道,

作者:严晋

编辑:徐拓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党建
  • 民生
  • 政务
  • 文化
  • 教育
  • 天心头条
  • 天心要闻
  • 工作动态
  • 热点专题
  • 区情简介
  • 天心视角
  • 媒体报道
  • 影像天心
  • 理论探讨
  • 天心手机报
  • 领导之窗
  • 天心文艺作品展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天心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