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村改居”社区居民的思想文化状况

  桂花坪街道党政办 严晋

  “村改居”社区是伴随城市化发展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社区形式,它由“城中村”或“城边村”演化而来,使传统意义上的行政村转变为社区居委会,原有的农民转变为市民。“村改居”不仅意味着建制与身份的变化,更涉及到一个社区及其居民各方面的改变,其中就包括“村改居”社区居民思想文化的变化。如何使原本以农村状态存在的社区不光从物质上,更从精神上与城市社区相融合,以位于城乡结合部的桂花坪街道为例,通过全方位、深层次的掌握“村改居”社区(新园社区、九峰苑社区、桂庄社区、银桂苑社区)居民的思想文化状况,为“村改居”社区的思想文化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和数据支撑。

  一、桂花坪街道“村改居”社区居民的思想文化建设情况

  桂花坪街道的前身是长沙市园艺示范繁殖场,2001年10月撤场设街,2003年撤石碑管区建立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和新园、桂庄、银桂苑三个社区管理办公室。街道地处省府核心位置,北以湘府路为界、南以绕城线为圪、东与洞井高升村接壤、西与新开铺为邻。辖区总面积5.6平方公里,总人口 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40人870户。由于桂花坪街道地域面积小,但农民比例高,因此,实现城乡一体化难度较大。而城乡一体化意味着把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使尽快融入城市生活,这就涉及到加强桂花坪街道“村改居”社区居民的思想文化建设。为此,街道工委高度重视社区思想文化工作,在整合资源、提升服务、打造特色等方面做了积极努力和有益探索。在宣传思想活动方面,积极开展“稳中求进、提升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邀请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积极引入文化产业;举办6S街区文化节及系列主题活动,认真做好新闻策划宣传;及时对“百姓呼声”、“问政湖南”等网评进行回复,按时按质完成社区微宣传。在学习雷锋活动方面,通过开展纪念学习雷锋活动50周年主题活动,积极推进志愿服务。精心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营造了“争当雷锋精神传人,弘扬社会文明新风”的良好氛围。新园社区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做文明小使者”活动,动员和组织社区未成年人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学习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桂庄社区聘请中医专家开展常见病预防与康复知识讲座和为居民进行免费诊断,九峰苑社区组织义务献血.开展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对九峰小区内的道路,楼道进行清扫、以及小区花坛里的白色垃圾、辖区内的无主垃圾、卫生死角进行清理整治。在市民教育活动方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群众构建周到、便捷的服务网络,切实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及城市文明程度。桂庄社区创建红五星俱乐部,其中富景园分部成立“爱心艺术团”,建立8支民间志愿文艺团队;白沙世纪佳园分部积极开展书、画、歌、舞等课程。九峰苑社区开展了“我运动,我快乐”踢毽子比赛,参观湖南省地质博物馆等假期活动,成功举办“元宵喜乐会”。新园社区的“新园学堂”通过组织放学的孩子们读书、交友,创造未成年教育工作特色,成立腰鼓队、舞蹈队,促进“广场舞课堂”成亮点。各社区通过“道德讲堂”、“市民学校”、“我们的节日”、“国际志愿者日”等载体,积极开展“交通、信访、消防”三项法制教育以及“五老四教”活动,把教育对象扩展到社区各类人群。

  二、桂花坪街道“村改居”社区居民的思想文化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近年来在街道工委的高度重视下,在广大社区思想文化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在广大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下,桂花坪街道“村改居”社区居民的思想文化得到了较大提高,但也存在着些许问题,主要表现在:

  1.“村改居”社区居民对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提升速度有限。桂花坪街道“村改居”社区思想文化建设模式多以政府主导、群众参与为主,导致部分社区居民依赖思想较重,被动参与到社区思想文化建设中,不能主动消化、主动融入,因此无法又好又快的提升思想文化层次。一些居民认为社区思想文化建设完全是政府行为,没有意识到自己是社区思想文化建设的主体和受益者。例如“清凉一夏”暑假免费观影活动在城区大型社区开展的轰轰烈烈,但在桂花坪街道社区却很冷清,群众参与度低,这主要还是在于社区居民对开展思想文化活动的认识程度不够。

  2.“村改居”社区居民思想文化发展不平衡。桂花坪街道下有四个“村改居”社区,即新园社区、桂庄社区、九峰苑社区、银桂苑社区。思想文化状况在不同社区中发展不平衡。社区前期建设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导致社区居民的思想文化水平不一。新园社区、桂庄社区拥有独立的办公大楼,内部设有图书室、培训室和活动室等文体设施,在硬件条件优越的基础上,以创新创优的活动为载体,结合社区实际和居民需求状况,经常发起一些思想文化建设活动,因此,居民的思想文化提升较快。而九峰苑社区及银桂苑社区因为缺少独立的办公大楼,许多群体性活动无法顺利开展,社区居民难以形成归属感和认同感,思想文化提升的速度相比缓慢。思想文化状况在不同年龄层次中发展不平衡。受自有思想文化体系影响,儿童易于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新观念,思想文化提升速度明显高于中老年人。从参与度方面,经常参与社区思想文化活动的大多为老人,比例高达65%,其中老年妇女又占大部分,比例为70%,中青年居民参与意识不强,仅为15% 。思想文化状况在不同职业中发展不平衡。参加社区思想文化活动的主要群体往往集中在老师、单位退休人员、企事业单位员工等群体中。

  3.“村改居”社区居民思想文化波动频率大。“村改居”使当地农民经历着职业、地位乃至身份的变迁。成为非农居民后,一户一门的单元楼居住格局使自由串门受到限制;重新就业的居民需要改变务农的工作习性重新适应工业流水线的生活节奏;曾经熟悉和随意的邻里关系因不同的人生轨迹开始梳理和陌生;从乡土性向现代性转化的过程中,一方面传统价值体系不断受到冲击而走向消退,另一方面新的价值元素不断融入但未成熟,这种自我定位的缺失引发社区居民的焦虑和恐慌,陈旧思想时有反弹,思想文化容易出现反复,波动频率大。

  三、桂花坪街道“村改居”社区居民的思想文化发展建议

  1.外部整合与内部整合、政府主导与社区主导相结合。通过政府发动、政府投入、街道办负责组织实施、社区配合、居民响应参与的社区思想文化建设模式,最大程度整合各方力量,切实提高“村改居”社区居民思想文化水平。政府、街道办、社区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居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创新社区思想文化活动的内容,使活动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自觉地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切实有效地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互动精神;同时鼓励社区居民奉献自己的力量为提高社区思想文化服务。

  2.开展文化活动,提升社区居民思想文化的品质。通过开展各种文化集体活动,可以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开展各种活动来增强社区内部居民的情感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思想文化传播与扩大。例如,在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中,可以适时地开展突出主题的思想文化活动,提升“村改居”的思想建设和文化内涵。通过发挥社区图书馆、文化休闲广场等社区文化资源的功能,组建各种儿童、青年、老年文体健身团队和健身多姿多彩的广场文化,提升社区居民思想文化的品质。在内容上,涵盖职业技能教育、创业教育、法制教育、氛围教育、文明行为和习惯教育、德育教育、群众教育的市民教育可持续开展,充分利用社区教育学校、社区广播站、社区电台、社区宣传公示栏等平台加以宣传,让社区居民在主旋律和政治先导的框架下拥有充分的选择空间。街道办也要加强服务,及时掌握了解社区居民思想文化状况,实施动态管理,根据居民需求调整方案,保障社区居民思想文化的长盛不衰。

  3.典型示范与舆论压力相结合,形成约束机制。通过在社区塑造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在社区逐步形成一种舆论压力,进而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和思想文化水平。如开展“社区创业明星、文明小标兵、十佳新人新事、好媳妇好公婆好女婿”评选活动等,借助电视、广播、宣传告示等媒介形成铺天盖地的传播效应,正面人物得到鲜花掌声和物质奖励,如此,典型和舆论的力量将形成一种社区思想文化氛围和约束力,使社区居民在潜移默化中被裹挟进思想文化教育中,开始再次社会化过程。

来源:桂花坪街道

作者:严晋

编辑:徐拓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党建
  • 民生
  • 政务
  • 文化
  • 教育
  • 天心头条
  • 天心要闻
  • 工作动态
  • 热点专题
  • 区情简介
  • 天心视角
  • 媒体报道
  • 影像天心
  • 理论探讨
  • 天心手机报
  • 领导之窗
  • 天心文艺作品展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天心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