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市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200余处,河东比河西容易塌

  

 

  三湘都市报10月15日报道 塌陷、泥石流、山体滑坡,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可能会危及到你的安全。今日,记者从长沙市政府了解到,《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已出台,将于11月1日起施行。其中透露,长沙市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达1200余处,威胁到近2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其中,威胁100人以上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达到34处。

  34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

  去过宁乡煤炭坝的都知道,这里是地质灾害高发区。由于多年采矿,这里早已是地质灾害高发区。在去年5月全省公布的“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域”名单中,煤炭坝首当其冲。由于地面塌陷、沉降,危及到了当地村民、房屋、道路的安全。

  2010年,一个直径约70米、深达30米的大坑曾导致当地大成桥镇的一所小学教学楼垮塌。在煤炭坝的范围内,大坑更是随处可见。在煤炭坝贺石桥附近,马路沉下去了好几米,居民不得不在边上临时开了一个便道。

  据了解,宁乡煤炭坝、浏阳的七宝山、澄潭江地区都是由于采矿的原因让这里成为了地质灾害隐患点。

  “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工程建设等因素影响,长沙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意见》表示,长沙市现有威胁100人以上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达到34处。

  将对隐患点进行详细勘查

  “我们在34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公示,并设立了警示牌、标志等。”长沙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刘光标表示,针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目前相关单位正在制定具体的措施。

  《意见》表示,“十二五”期内,长沙将全面完成高新区、岳麓区、望城区、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150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对20处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详细勘查。

  此外,将以宁乡县煤炭坝地区和浏阳市七宝山、澄潭江地区为重点,开展110000矿山地质环境普查,基本查明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范围及原因,研究其发展变化规律。

  重大工程须进行危险性评估

  对重大隐患地区该怎么治理?《意见》表示,对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员集中、影响巨大、一时难以实施搬迁避让的隐患点和危险点,尽快开展详细勘查,科学设计治理方案,及时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对危险性大、危害程度严重、治理难度大且治理费用高的地质灾害,在科学开展技术与经济论证的基础上,分轻重缓急科学实行搬迁避让。高新区管委会和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将统筹安排资金,为搬迁群众提供长远生产、生活条件。

  为防范新地质灾害的出现,重大工程和矿山建设在项目建设前,须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建设完成后引发的地质灾害,按“谁开发、谁保护,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项目法人和矿业权人负责及时治理。■记者 曾力力 实习生 彭姣姣

  河东比河西容易塌

  B面解读

  与重大地质隐患不同,近年来,长沙也曾数次出现路面塌陷深坑的小事故。长沙市规划勘测院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城区路面出现塌陷一般有三个原因:地下管网渗水、抽排水扰动地层、深基坑施工没做好防水。

  河东比河西容易塌

  给你一把铁锹往地下挖,刚挖上来的5米土可能还混着瓦瓷,这是长沙建设用的回填土;再往下,住河东的会挖到比较软的泥质粉化岩和砾岩,住河西的会碰到稍硬的板岩;再继续往下挖,顶多到20米深时,铁锹就要“报销”了——下面是十分坚硬的基岩。

  长沙城区位于湘江和浏阳河交汇的河谷盆地中心,地质情况普遍比较好,适宜建设开发,不适宜搞开发的灰岩零星分布在五一广场、芙蓉广场南侧、猴子石大桥往靳江河段、劳动路往河西的湘江段等处,不多。河西的地质好于河东,河西路面可能会出现裂缝或下沉等,但不会像河东一样出现大洞。

  古城比新城容易塌

  城区路面塌陷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渗走导致泥沙被带走形成中空。

  据了解,城内凡带“桥”的地名过去皆有河水贯通,清朝时长沙古城始建八大公沟(即排水沟),用于汇集麻石缝下渗雨水后向西排入湘江。上世纪初以来,八大公沟陆续被排水管道代替,但有些沟段还没改造完。公沟地下渗水同时带走土中小颗粒,使大颗粒之间有了空隙,路面一旦遭受重力碾压极易发生塌陷。今年7月5日凌晨湘江大道路面塌陷即因老公沟渗水引发。

  有时上面新修道路质量非常好,只因为下面老管网渗水没处理好,照样可能塌。今年5月15日,五一大道湘域中央前路面塌陷即因地下管网渗水造成。未改造完公沟和老排水管网多位于长沙市芙蓉路、五一大道和湘江大道等老城区,古城比新城容易塌。

  还有一种原因是深基坑施工抽排水扰动了地层。开建地铁站和高楼前都要先挖一个坑,并把坑里的地下水用机器抽出去,抽排水时容易破坏土层结构。

  行人避开检查井

  近日,长沙市城管局组织对全市常积水路面及地铁、隧道及大型建筑物等深基坑旁的周边道路进行物探,物探将持续到11月中旬,前期结果已统计出来,市城管局将在近期呈报市政府,未来或将分批进行整治。长沙市城管局市政处处长侯跃辉说,很难通过目测得知哪里即将发生塌陷,提醒车辆行驶时尽量避开网裂或沉陷路面,行人则尽量避开人行道上的检查井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叶子君

编辑:徐拓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党建
  • 民生
  • 政务
  • 文化
  • 教育
  • 天心头条
  • 天心要闻
  • 工作动态
  • 热点专题
  • 区情简介
  • 天心视角
  • 媒体报道
  • 影像天心
  • 理论探讨
  • 天心手机报
  • 领导之窗
  • 天心文艺作品展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天心新闻网首页